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法大赛通知
发布人: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资讯来源: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30 15:21:28点击数量:150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落实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深化“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体悟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思想实践,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激发文化自信自强。
二、大赛主题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
三、赛事平台
大赛官网:https://jdsxj.eduyun.cn。参赛者可通过官网报名参赛、上传作品、查看赛事通知和名单公示、下载证书等。各赛项赛程具体要求、工作安排等事宜均通过大赛官网发布。同时,可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微信公众号(zhjdsdgc)、抖音号、视频号和中国语言文字学习强国号等获取大赛相关信息。
四、大赛赛项
本届大赛分四个赛项:“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简称诵读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简称讲解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简称书写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简称篆刻大赛)。各赛项实施方案见附件。
五、赛项组织
(一)诵读大赛
诵读大赛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组织赛区初赛(海外组除外)。各省级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组织方式,组织参赛者在大赛官网进行知识测评,选拔推荐入围复赛作品、上传官网,赛区管理员在官网确认被推荐作品。
海外组参赛者在大赛官网获取自主报名及上传作品途径。
(二)讲解大赛、书写大赛、篆刻大赛
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宁夏等13个赛区组织讲解大赛初赛和复赛。北京、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16个赛区组织书写大赛初赛和复赛。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四川、贵州、甘肃等9个赛区组织篆刻大赛初赛和复赛。上述赛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织方式,组织参赛者在大赛官网进行知识测评,选拔推荐入围决赛作品、上传官网,并在官网中确认入围决赛作品信息。
不统一组织比赛的省份,参赛者可登录大赛官网自主报名参加相关赛项比赛,通过知识测评后,按要求上传参赛作品。
六、赛程安排
赛程安排包括初赛、复赛、决赛以及展示,具体安排详见附件。
七、奖项设置
各赛项面向参赛作品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面向指导教师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面向各地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学校及相关赛事组织单位和个人设立优秀组织奖(团体、个人),由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证书(优秀组织奖颁发纸质证书,其他奖项在大赛官网自行下载电子证书)。各奖项奖励对象、选拔方式和数量按大赛相关制度执行。
八、其他事项
(一)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大赛全面统筹工作,大赛执委会(语文出版社)负责大赛组织协调工作、各分赛项执委会(各赛项承办单位)负责大赛具体实施。各省级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积极配合大赛执委会和各分赛项执委会,结合本地区全民阅读活动、青少年读书行动和“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等工作部署,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周密组织,精心安排赛事,保障赛事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大赛为公益性赛事,任何单位不得以大赛名义向参赛者及参赛单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各赛项和各赛区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办赛,要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安全办赛。
(三)大赛鼓励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教师和学生踊跃参加。
(四)参赛信息须依据大赛官网提示准确、规范填写。作品标题、所在学校/单位等信息须用全称。作品及作品信息不得出现错别字、错误名称、不规范表述等。
(五)大赛组委会享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公益性展示、汇编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权益,参赛者拥有署名权。寄送的作品实物,赛项方案中明确不予退还的,视为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转让作品实物的所有权。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大赛执委会汤老师
电话:010-65592960(工作日8:30—16:30接听咨询)
邮箱:jingdiansxj@ywcbs.com
附件:1.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
教育部办公厅
2024年4月11日
附件3
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方案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熟悉、亲近经典,提高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和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特委托首都师范大学、西泠印社出版社承办“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以下简称书写大赛),并制定方案如下。
一、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全国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
设硬笔和毛笔两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高职学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师组(含幼儿园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组,共10个组别。
二、参赛要求
(一)作品内容
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爱国情怀以及反映积极向上时代精神的古今诗文、楹联、词语、名言警句,或中华优秀图书的内容节选等。当代内容以正式出版或主流媒体公开发表为准,内容主题须相对完整,改编、自创以及网络文本等不在征集之列。
硬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须通篇统一,尤其不得繁简混用。
(二)作品要求
硬笔可使用铅笔(仅限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中性笔、钢笔、秀丽笔。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29.7cm×42cm以内)。
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至95cm×180cm),一律为竖式,不得托裱。手卷、册页等形式不在参赛范围之内。
(三)提交要求
参赛作品应为2024年新创作的作品,由参赛者独立完成。硬笔类作品上传分辨率为300DPI以上的扫描图片;毛笔类作品上传高清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为2—10M,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效果与细节特点。
(四)其他要求
按大赛官网提示,正确、规范填写参赛者姓名、作品名称、所在单位/学校等信息。填报作品名称时,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
每人限报1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同一作品的参赛者不得同时署名该作品的指导教师。
三、赛程安排
(一)初赛:2024年4月10日至6月15日
北京、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16个赛区举办赛区初赛。各赛区须组织参赛者登录大赛官网参加语言文字知识及书法常识测评。测评可多次进行,系统确定最高分为最终成绩(测评成绩不计入复赛),60分以上为测评合格。合格者方可报名参赛,并按各赛区要求录制书写视频,书写视频和参赛作品图片需同时上传至大赛官网。
不举办赛区初赛的地区,参赛者登录大赛网站(https://jdsxj.eduyun.cn)自主报名,按照参赛指引完成语言文字知识及书法常识测评,每人可多次测评,系统确定最高分为最终成绩(测评成绩不计入复赛),60分以上为测评合格,合格者方可提交参赛作品并录制书写视频。书写视频和参赛作品图片需同时上传至大赛官网,上传时间截至6月15日24:00。
为进一步浸润书法文化,鼓励参赛者阅读,自主报名时开通图书推荐功能,每位参赛者可推荐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写出推荐语,以增进阅读交流。
(二)复赛评审:2024年6月至7月
北京、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16个赛区举办赛区复赛,选拔推荐入围全国决赛的作品,每赛区每组推荐作品不超过本赛区该组参赛作品的10%,总数不超过400件。被推荐的参赛者使用赛区比赛时登记的手机号登录大赛官网填写基本信息、上传作品电子图片。赛区管理员在官网对推荐的作品进行确认。作品上传、赛区确认时间截至7月15日24:00。各省级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将《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电子版及加盖公章扫描版(PDF格式)发送至指定邮箱(jingdiansxj@ywcbs.com), 邮件标题格式为“省份+第六届书写大赛汇总表”。
不举办初赛和复赛的地区,分赛项执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入围决赛的作品。
(三)决赛评审:2024年8月至9月
分赛项执委会组织专家对纸质作品进行评审,确定获奖作品及等次。
(四)成果展示:2024年10月至12月
举办“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获奖作品展示活动、书写视频展示活动。
四、其他事项
关于各赛段名单公示、决赛具体要求等未尽事宜均通过大赛官网发布通知。
联系人:首都师范大学王老师、祖老师,西泠印社出版社潘老师、吴老师
电 话:010-88512948,0571-87243273,0571-86079739(工作日9:00—17:00接听咨询)
邮 箱:3629@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