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搜索

馆内好书推荐|品读《巴黎圣母院》

发布人:图书馆资讯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2-01-17 09:38:27点击数量:86

图片1

书名:《巴黎圣母院》

作者:【法】克多.雨果 译者:安少康

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一生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推荐理由:

《巴黎圣母院》正如作者所预言的那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这部小说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描绘的一个个人物都是那么独特,具有15世纪巴黎风俗的鲜明色彩。书中的一切可以用“奇异”两个字来概括。选举丑大王的狂欢节,奇迹宫丐帮的夜生活,落魄诗人格兰古瓦的摔罐成亲,聋子法官开庭制造冤案,敲钟人飞身救美女,行刑场上母女重逢又死别,卡希魔多的复仇和成亲,这些场面虽然不像丐帮攻打圣母院那样壮观,但是同样奇异,又同样惊心动魄,甚至催人泪下。书中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人见人爱的纯真美丽的姑娘爱丝美拉达、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而心地善良的卡希魔多、人面兽心阴险毒辣的宗教鹰犬弗罗洛、失去爱女而隐修的香花歌乐女、手挥长柄大镰横扫羽林军的花子王克洛班等等,他们的身世和经历都是奇异的,但是又像史诗中的人物,比真人实事更鲜明,具有令人信服的一种魔力。

内容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女主人公埃斯梅拉达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少女,她富有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当那个卖文为生的诗人格兰瓜尔深夜误入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所、即将被杀死的时候,她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与他结婚,把这个诗人置于她的保护之下,虽然她并不爱他。当卡西莫多在烈日曝晒的广场上遭到鞭挞,口渴得发出痛苦的呼号时,只有她对这个丑怪异常且深夜又劫持过她的敲钟人表示了同情。她热情天真,以为世人像她一样纯洁,至死还对负心的菲比斯保持热烈的爱情;她品格坚贞,面对克洛德的淫威而宁死不屈。她是巴黎流浪人和乞丐的宠儿,但自食其力、清白无瑕。雨果把这样一个鲜亮的形象放在中世纪阴森黑暗的背景上,描写那个专制主义统治着的、教会势力极为猖獗的社会,如何像一个巨大的罗网威逼她、迫害她,以令人恐怖的手段把她置于死地。以波希米亚少女为迫害对象的宗教狂热,教会人物为满足卑鄙的兽欲而施展的恶毒阴谋,专制国家机器的野蛮与残暴,所有这些都被雨果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描写得像噩梦一样可怕。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黑暗,突出了作品的反封建的主题。 

这本书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西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终于导致悲剧中一切人物统统牺牲的惨烈结局。


原文:

司法宫的大钟敲响正午十二点时演出才会开始。这个时辰开演未免太晚了,但是要等使臣们到场就得耗时间。然而黎民百姓们一大早就在等候了。许多老老实实、好看热闹的人,没等天亮就早早地赶到了司法宫,在大台阶前冻得瑟瑟发抖。甚至有人声称为了确保抢先入场,不惜躺在大门口过了一夜。人势不断壮大,犹如泛滥的洪水扶墙而上,在一根根石柱的四周扩展,漫到了柱顶、横梁和窗棂上,漫及建筑物的所有突出处和浮雕的各个部位。人们等得又急又烦又难受,本来就是一个普天狂欢、放任自流的日子,谁被别人的胳膊肘顶着了,或被旁人的鞋头踢着了,准会大吵大闹。使臣们尚未莅临,众人却早已等得疲惫不堪。大家就像困在了紧闭的笼子里,推推搡搡,挤成一团,憋得透不过气来。鼎沸的喧嚣声中带着尖酸和辛辣劲,抱怨声、叫骂声此起彼伏,人们诅咒一切:弗朗德勒使臣、巴黎市长、波旁红衣主教、司法官大法官、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夫人、手执笞杖的差役、冷热无常的天气、巴黎主教、丑八怪之王、柱子、塑像、紧闭的大门和洞开的窗户。人群中成群结队的学生和当差的却乐在其中。他们幸灾乐祸,故意捣乱,煽动不满情绪,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名家书评:

小说艺术地再现了15世纪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菲比斯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阅读心得:

《巴黎圣母院》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以15世纪巴黎社会生活为背景,表现了那个时代所带给人们的悲剧命运,暴露了邪恶的宗教势力的黑暗和封建专制司法制度的残酷,也揭示了在禁欲主义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全书弥漫着作家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宣扬了一种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里最令人难忘的形象是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她是雨果笔下的理想的化身、爱情与美的象征。爱斯梅拉达纯洁善良,酷爱自由,热情豪爽,品格坚贞。

版权所有©南阳职业学院 ICP13001212  电话:037760551111 

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白羽北路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