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搜索

馆内好书推荐|品读《傲慢与偏见》

发布人:图书馆资讯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3-03-24 14:57:24点击数量:40

图片1


书名:《傲慢与偏见》

作者:(英)简·奥斯丁(JANE AUSTEN)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I561.44/45

馆藏地址:图书馆四楼

根据我的书本知识,我坚信傲慢是一种流弊,人性在这一方面极为脆弱,因为我们很少有人不因为自己的某种品质或者其它什么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不管这种品质是存在于真实中,还是仅仅存在于想象中。虚荣和傲慢尽管常被用作同义词,实际上却是两回事。一个人可能傲慢但不虚荣,傲慢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虚荣则是我们希望别人如何评价我们自己。”

—— 引自《傲慢与偏见》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推荐理由:

《傲慢与偏见》的创作,标志着英国女性文学的形成。简·奥斯丁在这部作品中,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世界和生活感受,真正把女性形象抬升为作品主角地位,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集中展现了其独到的女性主义观点。由此,奥斯丁为文学建立了一种女性写作传统,她是女性意识的启蒙者和先驱者。

本书语言风趣幽默,作者善于运用反讽的手法,将一桩桩平凡的小事也描述得活泼生动,能引领读者身临其境去体会书中人物的感受,理解她们的烦恼、痛苦以及欢乐和幸福。

书中十八世纪末期、十九世纪初期的英国乡村风俗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吸引读者了解的一个原因。那个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女性在婚姻选择中的种种规则与要求?年轻的未婚女孩的穿着教育以及她们的生活方式等,也是促使读者想进一步去了解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奥斯汀在书中所传达的婚姻观念——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幸福的保障,仅仅为了看重相貌和钱财的婚姻需要慎重而慎重。为了了解对方是否真正爱自己,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经历许多波折,从开始第一面的误解,到其他人的言语挑拨,都使伊丽莎白不可能因为对方有钱就贸然答应他的求婚,只有在不断了解中,他们才终于摒弃各自的傲慢与偏见而真正接纳对方。这是一种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这样的婚姻和谐幸福的可能性才更高。

内容简介: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阅读心得:

十八世纪英国版《乡村爱情》,打破阶级差异,取得相互包容。伊丽莎白小姐独立自主,主动追求幸福的女性形象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深沉的达西先生则成为理想情人的代名词。作者并不完全着眼于刻画眷侣的相爱经过,将虚伪的乡绅,傲慢的贵族,市侩的小人,势利的妇人,浪荡的少女等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尤其呈现得精确又传神,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版权所有©南阳职业学院 ICP13001212  电话:037760551111 

地址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白羽北路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