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好书推荐|品读《灿烂千阳》
发布人:图书馆资讯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3-25 16:52:15点击数量:13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索书号:I712.45/208
馆藏地址:图书馆四楼书库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2013)。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推荐理由:
这个见鬼的国家没有一个法院会为我所做的事情判我的罪。”这句话赤裸裸地揭示了阿富汗的强权父系制度对阿富汗女性身心的严重摧残。玛丽雅姆的母亲娜娜曾经说过:每一片雪花都是人世间某个悲哀的女人叹出的一口气。雪花让人想起像我们这样的女人要承受多少苦难,我们多么安静地忍受一切降临在我们身上的灾难。在过去的日子里,曾多少个这样阴郁的冬天,玛丽雅姆看着纷飞的雪花想起母亲的这句话,她的苦难如此巨大,几乎要淹没了她。而现在,这一切的不堪回首都将随着她生命的终结而结束,她看到的只有希望,只有阳光,只有永不陨落的灿烂千阳。
莱拉重获自由和幸福,完成了自我认知和自我救赎,和塔里克、孩子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是个圆满的结局,正如玛丽雅姆希望看到的一样。千千万万的阿富汗妇女蒙在面纱后的面孔是笑着还是哭着,没人知道,但她们唯一呈现给这个世界的双眼却充满着希望。虽然女性解放的道路相当漫长而曲折,但经过她们的不懈努力,最后实现男女平等,共同撑起阿富汗的纯净天空也是指日可待的。读者可以看到,在玛丽雅姆和莱拉身上,这样的希望已经初见曙光。
内容简介:
玛丽雅姆在阿富汗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长大,她想上学,母亲却告诫她:“ 学校怎么会教你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阅读心得:
《灿烂千阳》跨越了几代人。爱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最终也拯救了爱。娜娜对玛丽雅姆的母爱,扎里勒对玛丽雅姆的父爱,莱拉与塔里克之间浪漫的爱以及玛丽雅姆与莱拉之间超越亲情的姐妹情谊或者说母女情谊之爱贯穿始终。爱让人们看到希望。娜娜用她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母性的伟大以及对玛丽雅姆的爱。扎里勒生前的悔恨也充分表达了他对玛丽雅姆的爱,这份爱包含着内疚,包含着自责。最终一切都指向爱。玛丽雅姆与莱拉之间的爱也是最深沉的,玛丽雅姆用自己的牺牲为莱拉换取了幸福的生活。塔里克与莱拉之爱给人以希望。两人的爱真正体现了两性的平等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