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好书推荐|品读《你是人间四月天》
发布人:图书馆资讯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6-03 15:59:17点击数量:28
作者:林徽因
索书号:I712.45/208
馆藏地址:图书馆四楼书库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推荐理由:
本书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林散文成就颇大,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风格独特。尤其善写诗歌,其诗作融入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表现手法,每篇文章都是她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她的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可以说,她的文字拥有超过时间的魅力。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你是人间四月天》将为你讲述林徽因的一生,她的才华,她的性格,她的信仰,她的苦难,她的事业,她美丽之外的坎坎坷坷、灿烂与辉煌......
内容简介: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著名诗人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以四月天为背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希望的感悟。
在这首诗歌中,林徽因用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憧憬。她写道:“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林徽因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爱情的理解。她认为,生命是美好的,爱情是幸福的源泉。她用“微雨”来形容爱情的滋润,用“花朵”来形容生命的绽放。同时,林徽因在这首诗中也对希望进行了描绘。她认为,希望是生命的支柱,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她用“阳光”来形容希望的光芒,用“海浪”来形容希望的澎湃。
总结起来,《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歌表达了林徽因对生命、爱情、希望的理解和感悟,描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歌清新自然,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对希望的追逐。
阅读心得:
这首诗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作者用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圆月、白莲等刻画四月的景色,描绘出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春色浓郁的景象,细腻而韵味无穷。四月是蕴含希望、热情与梦想的时节,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伊甸园。因此,用四月天来形容的情感,用四月天写爱,才最真挚感人。最后,诗人直抒情意,在结尾处再次点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歌第一段首尾呼应,淋漓尽致地表达“你”就是“爱”,就是“暖”,就是“希望”,使情感得到再一次升华。
全诗以诸多意象为喻,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是中国诗歌传统中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结合的天籁之作,更是新月派诗歌“三美”原则——“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完美体现。
林徽因的诗如其人,宛如一阵清新的风,既不甜腻,也不灼热,温暖而纯净,绵软而轻柔,极富女性的细腻与深情,让人从心底感受到一种愉快和舒适。我读《你是人间四月天》,是一见倾心,爱不释手,于是每个春暖时节,每个人间四月,必然会不由的想起林徽因的这首诗。捧读这首诗,总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如微风拂面,如春风化雨,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放松。从此,希望人间永远四月天,永远赏心悦目,永远那般清丽脱俗,永远朝气蓬勃,永远有着不会老去的岁月年华……
图文|李飒 主编|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