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秦岭东段伏牛山下、灌河之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豫鄂陕三省交汇处—南阳市西峡县,自2011年4月创办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事业顺利发展。2017年,西峡县政府实行“民办公助”支持政策,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现已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产业对接紧密、校企合作深化、办学条件优良的高职院校。目前,校园占地1487.2亩,建筑面积47.82万m2,专任教师838人,在校生15770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6929.41万元,建有“蓝湾智谷”“蓝湾药谷”等196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获得“河南省办学先进单位”“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2020年度河南高等教育榜样示范高校”“市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植根西峡、立足南阳、面向河南、辐射全国”服务面向定位,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体系、南阳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以及西峡县打造千亿级制造业强县发展战略,设有52个专业,组建中药学、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10个专业群。其中,中药制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入选省级示范性专业点和特色发展项目。
学校弘扬“崇尚一技之长,弘扬工匠精神”的育人观,创新实施“工学交替、学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把工厂办在学校,把课堂设在车间”,形成亦校亦企、校企相融的办学形态。与仲景宛西制药、河南龙成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共办“订单班”。建有国家“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西峡站”,是全国数字中药、全国汽车质量智能检测、全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全国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等13个共同体理事单位。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伏牛山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众创空间——南阳职业学院伏牛山众创空间等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累计输送毕业生3.5万余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学校秉承“学生为中心,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实施“3133”教学改革工程,推进“五金新基建”,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施“四个学会、四个健康”素质教育工程,创新“12345”学生工作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书香校园”项目和“五色・五联・五学”法治教育模式分别获省学生工作优秀成果奖和全省法治校园文化品牌。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竞赛奖90项、省级4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