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关隘文化行”走进西峡 关隘文化交流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资讯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6-05 11:45:10点击数量:67
6月4日上午,“南阳关隘文化行西峡站”——西峡关隘文化交流会在我校图书馆第一会议室成功举办。著名作家廖华歌、殷德杰,编剧李古娥,南阳市政协常委、民革南阳市委专职副主委冯瑛剑,作家鲁钊,南阳报业传媒集团文旅部主任曾碧娟等十余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我校执行校长、纪委书记董联军,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书贤,党委副书记任志强出席会议,围绕西峡关隘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传承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会议由郭书贤主持。
董联军在欢迎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并重点阐述了学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责任与行动。董联军指出,学校近年来立足西峡,系统推进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特别是在西峡口抗战遗址、石龙堰文化遗产及重阳文化、屈原文化、哪吒神话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项目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方面,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积极鼓励师生将地域与专业优势转化为文化传承动力。他强调,“南阳关隘文化行”活动意义重大,是推动西峡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契机。学校深感责任在肩,虽研究之路任重道远,但仍将全力以赴,期待与各方携手深入挖掘一手资料,共同推进西峡及南阳文化发展。

《南阳关》监制郭金洋详细介绍了《南阳关》的创作初心及海外推广计划。他指出,在南阳开展关隘文化研究系由其率先提出并推动。目前,相关研究工作组织有序、进展良好,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建议及推广举措,已初步验证了该研究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此次交流会标志着关隘文化研究从民间层面提升至学术与育人高度。他期望与我校深化合作,共同深入研究西峡五大文化,推动文艺创作繁荣,梳理文化脉络,联合申报国家级项目,推动南阳文化“出海”。

郭书贤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学校将“文化品牌塑造”列为“十五五”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并将五项文化育人项目纳入京宛对口协作项目。学校正积极整合资源,系统实施本土文化育人资源挖掘工程,目标形成包括口述历史档案、著作、数字资源库、纪念馆、研学基地、舞台剧等在内的系列成果。他希望通过此次高水平的交流,推动西峡本土文化研究再上新台阶,在专家指导下取得更富成效的成果,实现更高层次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南阳职业学院宣传片。南阳大剧院院长刘九牛阐述了躬耕艺术节及出品《南阳关》的文化意义。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系统汇报了西峡口抗战文化、石龙堰文化、重阳文化、屈原文化、哪吒神话文化等五大西峡本土文化课题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西峡关隘文化的历史价值、现代传承路径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为学校的文化研究与育人工作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整场会议聚焦地方文化挖掘、学术成果分享与校地合作路径,思想碰撞热烈,为优化学校文化研究模式和升级育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
会前,郭金洋率领的文化学者团队与澳门大学师生代表团共同参观了我校附属幼儿园、电商直播实训中心、一站式学生服务社区及伏牛山特色中药材科研及实习实训基地等。 据悉,作为南阳文化新名片的当代话剧《南阳关》,在5月22日至26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获得重磅推介,并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演艺出海推介舞台”上备受瞩目,计划于2025年8月在南阳大剧院首演。本次“南阳关隘文化行”活动正是围绕《南阳关》的创作与推广展开,旨在通过对南阳所属“一镇六关”的实地考察、采访与座谈,沉浸式感受南阳风土文化底蕴,多维度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促进交流碰撞,激发创作灵感,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提升社会文化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