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屈风峡韵”——屈原文化传承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资讯来源:学生处 发布时间:2025-07-05 09:02:35点击数量:0
当千年的文化星河与青春的实践寻访相遇,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旅途就此启程。为探寻西峡屈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校“求索者”文化传承团满怀热忱,踏上“屈风峡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叩问文化传承的时代命题。
屈原庙坐落于西峡县回车镇屈原岗村小学校内。踏入庙门,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壁画攀附墙面,褪色的线条依稀勾勒出历史故事的轮廓;古老的碑刻矗立角落,风化的文字仍承载着世代百姓对屈原的敬仰。实践队员们在残碑断文中小心辨认,一字一句间,仿佛与两千多年前的先贤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扣马谏王”的壁画前,队员们仔细品读。画中屈原拽住马缰的坚毅神情,让战国时期秦军压境、楚怀王执意会盟的危急场景跃然眼前。这一扣,扣住的是对国家命运的赤子之忧;这一谏,谏出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忠诚担当。队员们从中深刻领悟到: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民族命运奔走呼号的精神,正是屈原文化穿越千年的核心力量。
带着在屈原庙的收获与思考,实践团走进屈原岗党群服务中心。村支部书记张明蕊以乡音讲述着西峡与屈原的千年渊源:在这里,屈原不是史书中的冰冷文字,而是融入百姓生活的精神图腾——老人炕头讲述的“扣马谏王”故事,孩童端午佩戴的艾草香囊,都在无声传递着文化基因。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屈原岗村对屈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张书记介绍道:近年来,村委会积极争取资金,对屈原庙等文化古迹进行修缮和保护,让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重焕生机,既能够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增强大家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屈原文化的历史脉络,实践团走进西峡县博物馆。在现代化展示手段的助力下,“扣马谏王”的场景以投屏互动的形式呈现在队员眼前。队员们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了当时紧张的氛围和屈原的赤诚之心。在电子阅览区,队员们沉浸在屈原的文学世界里。《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天问》中对宇宙万物的追问,无不展现出屈原超凡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
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交流,让队员们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开展学术研究、组织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致力于挖掘、保护和传播屈原文化。这让队员们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使命,用青春和智慧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屈风峡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场文化的寻根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们深刻领略了屈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其跨越千年的时代价值。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当代青年前行的道路。“求索者”文化传承团将以此为起点,继续在屈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上探索前行,让“屈风峡韵”在新时代奏响更加激昂的乐章,激励更多人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来源:机关第二党支部 编审:董文洋 主编:贾鸣)